找到相关内容68篇,用时5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明山人:中华禅随笔(3)

    尽同虚空。世人妙性本有一法可得。自性真空,亦复如是。  善知识,莫闻吾说,便即着。第一莫着,若空心静坐,即着。善知识,世界虚空,能含万物色像,日月星宿,山河大地,泉源溪涧,草木丛林,...智慧。志心谛听,吾为汝说:  善知识,世人终日口念般若,不识自性般若,犹如说食不饱,口但说,万劫不得见性,终有益。  善知识,摩诃般若波罗蜜,此言大智慧到彼岸。此须心行,不在口念。口念心不行,如幻如...

    净明山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546132.html
  • 王畿与佛教

    作活计,所谓泥里洗土块也。须用观行,如曹溪常以智慧观照自性,乃究竟法。若专于察念,止可初学觅路,非本原实用处也。莲池谓察即观也,察念始不落空。不然,当成枯寂。泗源谓观始不免落,若觉观常明,岂得...在之实事。儒者以为异端之学,讳而不言,亦见其惑也矣。夫念根于心,至人无心,则息念,自轮回。识变为知,至人无知,则识,自生死。为凡夫言,谓之有可也。为至人言,谓之无可也。道有便有,道便,有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3947363.html
  • 郑石岩著:禅语人心(2)

    部分。记得!空空的口袋不能阻挡你成功,一文不名不能障碍你的豪气;只有错误的思想,才引导你走向暗无天日的困境,只有空空(断灭或)的脑袋,才让你深陷在寞落的绝境。   金刚的信念   积极光明的...佛法是厌世的,事实上,它分别于出世与入世。佛法使一个人活在里头,去面对真实,而不是要一个人活在分别的妄里头,迷失了自己。   直观就是客观,就是不被比较的“差别心”牵着走...

    郑石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2448220.html
  • 郑石岩著:禅语人心(3)

    告诉我们,人不是要生活在“”里头,连一点意见都不表达,而是要有心理生活空间,才能彼此圆融相处。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,因为每个人生来的根性不一样。所以我们必须建立&...;   慧忠说:“要让烦恼性自然离去。”   学生问:“照你这么说,不就是断灭,而成为了吗?”   慧忠说:“如果用断灭的方法来...

    郑石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2548221.html
  • 从《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》论荷泽神会之教法

    ,堕。出定已后,起心分别一切世间有为,唤此为慧!经中名为妄心。此则慧时则无定,定时则慧。如是解者,皆不离烦恼。「(凝心入定),住心看净,起心外照,摄心内证」,非解脱心,亦是法缚心,不中用。[注...「即如『凝心入定』,堕。出定已后,起心分别一切世间有为,唤此为慧!经中名为妄心。此则慧时则无定,定时则慧。如是解者,皆不离烦恼。『(凝心入定),住心看净,起心外照,摄心内证』,非解脱心,亦是法...

    陈盛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3750108.html
  • 儒佛之际与宋初性善恶说

    中。从此性而能含藏善恶诸法即性有出发,可以轻易地分离出性本身不含善恶的结论。惠能说:  心量广大,犹如虚空,若空心坐,即落。虚空能含日月星辰、大地山河、一切草木、恶人善人、恶发善法、天堂地域,尽在空中;世人性,亦复如走。[5]  性而含藏善恶可以方便地理解为性而生有,当然二者也有区别,即“”突出的是所不含藏之性,而“”强调的则是任何可得之体(如善恶)。那么,一在能含,一在缘生...

    向世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2452017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与禅宗思想

    大德如同木石如否?’曰:‘二。’师曰:‘大德与木石何别?’僧对。”《五灯》卷3《慧海》禅宗对此有清醒的认识:“善知识,莫闻吾说,便即著。第一莫著,若空心静坐,即著‘’。” 《坛经·...证:佛法是愈病良药,但执药则成病,故经文指出度生而众生可度,布施而不住布施相,说法而无法可说,得法而于法得。《金刚经》本身内容由两大层面组成:一是缘起层面,一是性层面。在缘起层面,《金刚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1952656.html
  • 金刚般若印禅心——论《金刚经》对禅思禅诗的影响

    有清醒的认识:“善知识 , 莫闻吾说 , 便即着。 第一莫着 , 若空心静坐 , 即着。”(《坛经?般若品》)“莫谓无心云是道,无心犹 隔一重关。(《金刚经集注》察禅师〈心印颂〉) 随说随...的特点在于扫除,首先是扫除一切外相;其次是“扫”字亦扫:扫除诸相后, 学人往往沉守寂,故经文又指出,要断除非法相;第三是证。佛法是愈病良药,但 众生执药成病,故经文指出说法而无法可说,得法而于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5953688.html
  • 佛教文化发展基本要素

    ,“著”。惠能自性禅机:    “心量广大,遍周法界,用即了了分明,应用便知一切,一即一切,去来自由,心    体无碍,即是般若…………一切般若,皆从自性而生,不从外入…………般若者,    ...先救心。佛法,是心法,是心学。佛教,是心教。无论大小乘经典舍五蕴、八识、十二处、十八界,而至上达真如,有可述处。而般若之照,无论其“光”其“能”,仍是照心所,心。心经:“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”,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73956468.html
  • 平常人法语集

    不可断灭,若误解将寸步难行,断灭法是愚人法,堕。  24、有一禅师问一出家僧曰:汝出家了吗?僧曰:您知我住寺已十寒暑,如何问我此等。禅师曰:若不知,百年悉为?僧对。   若知出家义,方名真出家。...念之心,即知善、恶是自心的妄分别,实善恶之垢染,乃是眼翳所见之花,一但了知此义,那么,此微妙的心性,便明朗净,此清净之心,即是法界本身。  7、轮回不真,真心实轮回。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,妄认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1856650.html